【第十九期】光明日报理论周刊:中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转载《光明日报》2007年9月4日理论周刊第十版一组文章
【编者按】在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需要一大批熟知市场机制一般运行原理的专业人才,更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作指导,由此,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日益受到关注。今日本刊特发表厦门大学王亚南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院长洪永淼、浙江大学经济 学院院长史晋川、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院长黄少安等几位知名学者的真知灼见,以期为探索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路径尽绵薄微力。
黄少安 发布时间: 2007-09-04 05:12 来源:光明日报
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方面,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中心)有了多年的成功实践。虽然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与一些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取得了比较好比较快的发展。原因何在?除了得益于外部的众多支持外,从我们自身来讲,就是始终坚持走经济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之路。应该说,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可能我们做得有点特色,或者说,我们走了一条有特色的路。
首先是要正确认识国际化和本土化。在理论层面上,不能认为国际化或国际标准就是指英美主流经济学,本土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现实问题研究层面上,不能认为国际化就是指研究全球化和一般性的问题,本土化就是指研究与中国相关的本土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非主流经济学,例如,演化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神经元经济学等,也是要重视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不应被视为本土化的东西,作为科学,它是国际化的。
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理解应是广义的。所谓国际化是指必须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学习、研究、掌握、运用国际通用的经济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笔者也同意努力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提法,但是指中国经济学家们努力对经济科学做出具有国际水准、为国际承认的贡献,而不是独立于国际经济学界、只有中国人自己玩的一套理论。所谓本土化是指,用最先进和最合适的国际化的经济学工具,研究中国本土的重要问题,用中国的经验证实或证伪一些理论,从而完善或创新理论,做出对科学发展的可能性贡献。
根据实践,我认为重要的和可行的推动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措施主要包括:
――在理念和观念上要国际化,同时要着力构建一个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机制。在理念和观念上要国际化主要包括: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要尽力关注国际学术前沿;要有广阔的学术胸怀,客观地、公平地对待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所有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构建一个高度开放、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机制的主要内容是:海内外任何学术观点都可以自由交流;不论门派和身份;着力营造学术自由、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
――注重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经济类学生的课程体系必须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必须是国际通用的和先进的,在此前提下可以有一些特色化的课程;教师和学生与国外交流必须是经常的、双向的和有效的;对基础理论和中国现实问题研究同等重视;在纵览国际学术动态的前提下,结合不同大学和团队的实际,给自己在国际学术版图上定位,选择或寻找新的学科和科研生长点。
――正确认识“海归派”学者和“本土派”学者的关系。客观认识、妥善处理“海归派”和“本土派”的关系,是目前能否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一个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有一点必须承认或达成共识,即“海归派”回来工作是有巨大贡献的,对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更新观念等,都有极大的好处。要以宽大胸怀欢迎和感谢他们归来,不要因为有些待遇相对高一点或影响自己利益而不快甚至不合作。不过也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差异,处理好关系。二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又是变化着的。40-50岁或更大一点,都还是中青年。这批海归学者与同龄的本土学者比较,具有相同的优点: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的,都是相对优秀的,都了解中国国情,都经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曲折,思维都比较成熟,对现实问题都有良好的职业敏感。但本土学者总体而言,对现代经济学的训练、国际学术交流的通道、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等,不如海归学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土学者通过众多渠道已迅速缩小了这种差距。对于更年轻的学者,海归派与本土派的上述差异已不大,对于优秀的本土学者,这种差异已很小甚至没有了。因为本土学者的训练体系和内容、信息渠道、学习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已与海外没有什么差距。要客观认识海归派和本土派的关系,在学术评价上坚持统一标准。
洪永淼 发布时间: 2007-09-04 05:12 来源:光明日报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已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些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有些学校还在观望与犹豫。笔者结合自己长期在海外教学与研究的经历,以及在厦门大学推动教学与研究国际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与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并高速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学的转型与现代化相对滞后,特别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明显落后于西方现代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界一直在探索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笔者认为,国际化办学是一条迅速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国际标准指导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改革,秉承“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胆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加快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拿来”或“输入”的阶段;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通过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举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开展联合办学与合作研究等多种渠道,使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成果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这是一个“输出”的阶段;三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争取并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中国经济改革服务,这是一个与国际完全“融合”并产生巨大效用的阶段。
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实质上是中国经济学的对外开放,其目的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批判地吸收西方现代经济理论中对发展中国经济学有益的理论、方法,特别是研究方法与工具,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水平,并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国际标准来指导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可以知道目前国内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与国际学术舞台的强手竞争,可以激发竞争意识,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也只有以国际标准参与竞争,才可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输入”、“输出”还是最终的“融合”,其目的都是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归宿和落脚点。
中国经济学国际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高校经济学科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由于历史等种种原因,高校之间并非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实行国际化办学,可以让有条件的中国高校另辟蹊径,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服务,这对大多数中国高校来说尤为重要。
以笔者之见,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但最重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进行中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并使之与国际接轨。中国高校目前的管理体制,包括人事制度、资源分配制度、财务制度、教学与学生培养制度、对外交流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管理体制的烙印。这一套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并与国际接轨。但从根本上改革与完善目前的高校管理体制,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广大师生观念的转变与支持以及足够的资源等客观条件。这将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为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并起示范作用,同时避免全面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剧烈阵痛,可考虑实行“双轨制”制度创新。这是指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之外,对新成立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机构或者新招聘进来的人才,实行一定的灵活特殊政策以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与研究特区”。近几年来,中国一些高校的实践证明,这种“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可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与现行管理体制的矛盾与冲突,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并反过来推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双轨制”下,两种不同体制会有一定的矛盾和摩擦,甚至还会表现得比较激烈。但新体制、新机构的出现,为现行体制客观上提供了一个合作竞争的新环境、新氛围,可以有效推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现有经济学科的发展。
第二,拥有一支熟悉现代经济学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任何一个学科建设,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储备和聚集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如上世纪50年代中国高校的院系调整)。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聚集与流向主要取决于一个学校或一个学科所拥有并投入的资源。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而吸引一流的人才必须有最好的资源与条件。中国经济学国际化需要有一批在海外受过系统训练的优秀学者,这些学者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熟悉东西方文化与国际规则,他们本身就是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分子,并已建立了一定的国际学术联系,是推进中国经济学国际化进程的骨干。优秀海外学者回国服务的“机会成本”非常高,为吸引他们回国,必须在人才招聘和人事制度中实行灵活的特殊政策,提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待遇和工作条件,这是“双轨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最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在海外招聘学术人才,不失为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手段。实践证明,优秀的海外学术人才的加盟可加速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进程,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整体实力。
第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中国高校经济学科的师资主体仍将是在国内受过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大力引进海外学者的同时,应积极培养在国内受教育与训练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努力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选派有潜力的国内青年教师到国外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深造,使他们了解、熟悉国外学术环境,同时寻求与国际学者开展联合研究的机会。不少学校的经验表明,对于国内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如果能为他们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竞争,也可以做出一流成果。这些人也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骨干。应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受过教育与训练的学者,只要有同等的教学研究实力与成果,就应给予大致相同的待遇。从长远来看,“双轨制”只是一种过渡性安排,最终应走向单轨制。
第四,中国经济学国际化必须与现代经济学本土化相结合。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经济学教育与研究体系,用国际公认的标准评价中国高校现代经济学研究成果,但需要注意保留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独特性。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现代化培养人才,并在世界经济学界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只有保留自己的特色,才不会在国际化进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也才有可能在世界经济学界凸显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与贡献。
第五,经常性的国际学术交流既是高校学术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最有效途径。对海外学者来说,待遇当然是他们考虑是否回国服务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术环境也是他们认真权衡的重要因素,他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回国后是否还能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经常性联系。因此,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访问讲学,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创造条件使“海归”学者经常出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将有利于海外人才的引进和人才队伍的稳定。同时,高水平的对外学术活动,可以让相关学科的师生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现代经济学研究课题及发展趋势,与海外学者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并与之建立学术联系,这种建立在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国际学术资源,是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最重要的纽带。
第六,善于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服务。中国经济学国际化开辟了利用国际学术资源的可能性,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地区有着丰富的教育与学术资源,他们大多也有国际化的需求与愿望。应该在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和交流计划,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我服务,弥补很多中国高校经济学科资源的不足。
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加速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争取和利用国际学术资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中国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学界学术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重视研究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的规律,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国际化的经验,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水平。
史晋川 朱柏铭 发布时间: 2007-09-04 05:12 来源:光明日报
国内院校的经济学专业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陆续恢复或创办的。多年来,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国内一批重点经济院校,其经济学专业办学理念也在逐步转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转变主要体现在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四个方面。
培养目标:由传承型人才向研究型人才转变。按照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学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场所。而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探索知识,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惯例提出质疑与挑战。所以,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由知识传承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变。
培养层次:由国内视野向国际视野转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数理分析和计量分析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经济问题的主要工具,构建经济模型逐渐成了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经济学教学与国际接轨,最明显地表现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系统设置及进一步重视数理和计量分析。
教学内容:由学科专一向学科交叉转变。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正由单一学科教育向交叉学科教育过渡。相应地,高校要从培养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研究型大学办学的共识。创新的前提是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浓厚的学术兴趣。为此,课程设置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以学生为本”的培养方案,迫使教师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一是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课程广度是指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关学科知识的包容程度,而课程深度是指经济学科本身专业知识的层次高低。课程设置综合化是现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趋势,即改变以往一般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分类设置课程的传统做法,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这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诸学科的相关性及完整性,使学生避免由于学科划分所造成的知识割裂从而导致对世界整体性的认知偏差,帮助学生增强分析现代社会中日趋综合化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然而,如果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所给出的选择空间过于宽泛,也会出现问题。为避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很少选择经济学的课程,可考虑在临毕业时按学生所学课程结构决定授予何种学位,即不是根据进校时的专业和学科决定授予经济学学位,而是根据毕业时学生的学分结构决定是否授予经济学学位。有人肯定会担心,这样一来,学生会根据就业形势去选课,从而出现“冷学科愈冷、热学科愈热”的现象。实际上,学科或专业的“冷”与“热”,正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反映,这种现象是难以避免的。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冷”与“热”是会互相转化的
二是经济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关系。现代经济学之所以依赖数学语言来阐述,是因为经济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模型和通过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数学只是工具,本身不是经济学。但没有数学作为工具,就可能缺乏对经济变量关系的准确把握,从而难以给出经济思想成立的边界或约束条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经济思想。事实上,经济思想是经济学的“最终产品”,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最终还是为了产生经济思想。在经济学教学中,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工具开展分析,更要揭示和解释那些数学符号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以及数学模型所包含的经济思想。目前,研究型大学中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些年轻的博士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也对经济学前沿问题及相关文献有较多的了解,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和思考相对不够;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教师,对现实问题有较多的观察和了解,但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课程设置中让年轻的博士承担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中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而年龄相对较大的教师承担经济学基础课程和一些经济专题研究课程。
三是理论演绎与案例分析的关系。现代经济学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实际问题时,不能忽视假设条件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差异。回顾经济学思想史,原创性理论大都是在试图回答经济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例如有效需求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政府规制俘虏理论、柠檬市场理论等等。可见,在经济学研究与教学中,必须在重视理论演绎的同时高度关注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
案例分析是实现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途径之一。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的刻画和描述。实证分析包括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两种,而经验实证又包括计量分析和案例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计量分析必须有比较严格的假设,而且要求样本具有系统稳定性,观察指标能反映事物的共性。然而,统计规律是一种大数规律,再复杂的计量模型仍与现实有距离。案例分析通过对个别、具体事实的观察和分析,研究事物的内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尽管从单个案例中得出的结论未必是具有普适性的规律,但案例分析仍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理论、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好办法。
刘志彪 郑江淮 发布时间: 2007-09-04 05:12 来源:光明日报
经济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成功,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指导。这意味着我国转型期经济学教育肩负着为经济改革和开放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导的历史使命。从我国目前从事经济学研究以及国内外从事中国经济研究的人员构成看,这支队伍的理论水平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着有深厚理论功底的经济学家不太了解实际情况,而对实际情况比较了解的经济学研究人员,往往又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经济学范式来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矛盾。转型期经济学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加强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制定后的成功实施也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他们必须能正确理解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熟知全球化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方式。这意味着我国转型期经济学教育还肩负着为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提供高水平实践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目前还存在着一部分经济工作者对市场机制的运行机理不甚了解、对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认识不足的情况。我们的经济学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变化着的国际竞争环境,加强应用型知识的教学与研究。
经济学教育模式是指在既定的教育目标下,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的总和。即使有着相近的目标,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经济学教育模式。根据许成钢教授的概括,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教育主要有:传统的英国教育模式、法国的教育模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美国教育模式。
在当今学术上占有优势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是美国顶尖学校经济系及个别欧洲学校的经济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侧重系统的数学、理论、方法论的训练,但也不单纯依靠考试来筛选学生。因为它同时提供一系列的环境,刺激学生发展观察能力、创造力和批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中进行的经济学教育既强调系统训练,又提供环境刺激。
虽然这些国家的经济学教育都强调向学生传授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期望通过经济学教育使学生具备经济学家思维;但在具体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作为借鉴,在改革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模式时,也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向开放状态转型的时期,作为培养经济学专门人才的经济学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适当调整教育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每个人的就业要求不固定。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决定了经济学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家思维”置于核心地位。
根据美国经济学会经济学教育分委员会1991年的定义,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它使用连续的演绎推理配以简明的模型来阐释经济现象;善于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条件下,权衡各种备选方案的利弊;善于区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善于判断各类变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善于根据具体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经济学原理和工具进行深入分析;善于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分析;善于利用相关数据对经济领域中的事件进行评价;善于检验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选择行为的理论假说;善于使用效率这一关键概念对有关经济资源的使用给出评价;善于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问题,并富于创造性地提出新颖有效的政策建议;善于分析这些政策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后果;善于设计创新的方法来衡量这些政策效果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这种经济学家思维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比较广泛的经济分析工作和经济学教育研究工作。由于这种思维强调应该有效率地使用各种稀缺经济资源,因此,一个社会中具备这种思维的人越多,越会促进该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结合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向开放状态转型这一特定历史进程要求,基于转型期经济学教育应该肩负起为经济改革和开放提供前瞻性理论指导、为经济改革和开放战略的实施提供高水平的实践型人才支持的双重历史使命,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学教育模式变革的目标取向应确定为:尽量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在传授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扎实的数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交流环境,以提升其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抽象思考能力;另外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其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